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光子集成材料与器件”专题征文通知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于目前的通信系统和数据中心提出巨大应用需求,集成光子芯片技术迅速发展,并有望在高速大容量数据场景中与电芯片进行优势互补。与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技术有所不同,目前还未出现单独一种材料可以完全覆盖光源、低损耗传输、高效调制和探测等集成光学功能,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集成光子芯片迫切需要发展出与硅功能互补的多功能光子集成材料与器件平台。因此,目前光子集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包括与CMOS工艺最为兼容的硅材料、低损耗的氮化硅材料、调制带宽高的铌酸锂材料、低功耗的相变材料、非线性性能优异的碳化硅材料和二维材料等。随着光子芯片上的集成度从几个功能部件的简单集成逐渐发展到成千上万个部件的复杂集成,光子集成芯片在量子、光计算、微波光子、光传感等应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辑部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蔡艳研究员、张加祥研究员、浙江大学林宏焘研究员策划了“光子集成材料与器件”专题,将在学报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刊出,欢迎广大师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荐稿。

 

征文范围:

  •   光子集成技术综述;
  •   硅基光电子集成与器件;
  •   III-V材料光子集成与器件;
  •   薄膜铌酸锂光子集成与器件;
  •   相变材料光子集成与器件;
  •   碳化硅材料光子集成与器件;
  •   聚合物材料光子集成与器件;
  •   钙钛矿材料光子集成与器件;
  •   光子集成技术应用;

 

关键词:

  •   硅基光电子
  •   无源器件
  •   调制器
  •   探测器
  •   薄膜铌酸锂材料
  •   相变材料
  •   聚合物材料
  •   钙钛矿材料

 

征稿要求:

  1、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投稿论文须保证尚未公开发表过,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责任由作者承担。

  2、请勿一稿多投,如有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责任由作者承担。编辑部对来稿有审查、删改权,作者如有保留,请预先声明。

  3、稿件须主体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逻辑严谨,文字精炼,标点符号正确。

  4、投稿方式:登录我刊投稿官网(http://www.gncq.cbpt.cnki.net/)进行投稿,本刊不接收邮箱投稿。

  5、上传稿件前,请下载“论文模板”、“文章插图说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按照文件要求整理稿件。

  6、投稿截止时间:2024年11月30日

 

特邀编委简介:

  蔡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硅基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技术研发部硅光负责人。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学院海外高层次人才。200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曾就职于华为比利时研究院和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主持/参与了上海市硅光子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课题。已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七十余项。研究方向包括硅光集成工艺及新型硅光器件,并致力于推动硅光技术在光通信、光互连和光传感等领域的产业化。入选《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会成员以及第一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青年科学家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加祥,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8月博士毕业于德国开慕尼兹工业大学,德国莱布尼兹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慕尼黑量子研究中心Research fellow, 2018年4月先后入选上海市启明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长期从事硅基异质集成光子芯片材料和异质集成光量子芯片的基础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等项目;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hysics, Nat. Commun., Nano Lett., 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ACS Photonics, Laser Photon. Rev. 和Appl. Phys. Rev. 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中国激光杂志和Frontier in Photonics青年编委。

  林宏焘,博士,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和浙江省特聘专家。201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于特拉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2018年于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入职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任职“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导师。主要从事硫基光电子及硅基异质光子集成技术的研究。至今在Nature Photonic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Optica, Nature Communication等光电子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6000余次,h-index37。异质光子集成技术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入选美国光学学会旗下期刊OPN所评“Optics in 2018"。Frontier of Optoelectronics及《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会成员。

 

上一篇: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神经形态器件与芯片”专题征文通知

下一篇:《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原子层沉积技术进展”专题征文通知